Prologue

This blog only serves as keeping my thoughts and notes at one place so that they'd be easier to retrieve when I need them. As expected, key words and random thoughts can spread everywhere and I will try keeping them organized to the best I can. I have seen so many times when a change in login credential or broken company can make your years of memory disappear -- that's why I am sticking to this website of mine instead of other platforms like YouDao, Weibo, etc..

<Small Data - The Tiny Clues that Uncover Huge Trends> by Martin Lindstrom (Audible)

Small Data by ML
This book is recommended as a form of Audible by one of my favorite DS experts John, as a contrast of prevalent concept of Big Data. As far as I understand, Big Data is often generated by machines when a user action happens, hence can be fairly standardized and enormous in terms of amount. On the contrast, Small Data is the clue behind those user actions, is the culture and psychological background shared by a group of people. Small Data studies can reveal the human part reason that's hidden behind the Big Data, in other words, it's the contextual causal analysis behind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One good example brought by the author is a "Customer Churn" project in a bank. Big data and models can predict whether a user is going to clear out his/her bank account and leave. But just before the additional promotion email is sent with the intention to keep the customer. The executives realized that most of the churning customers are going through a divorce, and that's why they started making those large transactions... And a parallel small data analysis can reveal this within a day or so.

Below are some key take-aways from the book.

Big data and small data are partners in a dance. Big data is often compromised whenever humans act like, humans. As big data is helping us cut corners to understand what's happening in the business, small data is the window for us to understand how our targeted customers have also evolved along with the technology.

The world's popul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500-1k unique people in the world. Humans can be divided into 4 criteria and can be the same no matter where they live:

  1. Climate: How environment reflects and influence human behavior and diet.
  2. Rulership: The power/government in charge. How free are the country's residents?
  3. Religion: How a person's belief system lies behind a decision making process.
  4. Tradition: A country's unspoken protocols. E.g. European habit to ignore other elevator passengers.

Subtext research is the methodology performed by the author, to focus especially on the small details that might reveal a clue about the above 4 criteria, such as the position of the toothbrush, the things in the trash bin, the magnets on the fridge, the wallpapers in the bedroom... All is silently speaking about oneself. One of the most remarkable stories I recall is when the author is helping a cereal company to redesign brand and open markets in India. The author and his assistant were having a hard time trying to figure out how to attract both the mother and the daughter-in-law in Indian families. The absolute detail from which determines that the mother is one taking charge of the kitchen (as well as the grocery shopping) is through the color powder arrangement in the powder box, which perfect resemble the colorful dress of the mother.

Concern over Sampling Bias: the author compare his work as taking a drop of blood in a blood test. Interviewing 50 well-chosen respondents rather than 5M, is often more than adequate to carry out a solid methodology. Harder for most companies to admit, is that rather based decision on millions of samples, somethings all it take is 10 people to transform a brand.

Twin self - Emotional self: People are inherently trying to find balances in their lives, and that other self (unmet desire that people don't even realize themselves) which is hidden from their daily lives is the twin self. In the case of Lowes, the author found that despite Americans rounded-shape cultures, lack of physical touch, people's best memory comes from their childhood where they're less bounded by instructions and rules, so here is comes the Chicken dance and the produce uniqueness from the local farmers -- and Lowes strong belonging within a physical setting eventually help Lowes to raise revenue tremendously.

Be a stranger to the daily life: Only when you start to look at things differently from your daily routines, you start to notice the major difference that a foreigner will notice once away. To be a good small data researcher, you need to remove the filter that block you from observing. When you want to start learning about the local, start from the local observers like hair dressor, bartender -- they can tell you what's going on and frame your initial knowledge. You might start to have a few assumptions about what you heard and observed, then you need to dig further and rule out the ones that don't fit further observations.

Fill in the gap between status quo and people unmet desire is the key to success. There are some times in people's lives when they felt most fulfilled and happy, and the gap lies in between those moments and now.

<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这才是心理学> by Keith E. Stanovich

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
打开这本书才发现,这本书根本不是一本心理学入门书,而是一本重塑和引导人们通过一些基本的原则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和世界观的书,而在某种意义上,这本书的价值被其书名所遮盖了。心理学与人类社会的生活和行为息息相关,而大多数人接触到最多的所谓的心理学结论都是伪科学或者没有经过实证的。这本书给予我们的就是如何分辨伪科学,并且正确认识现代心理学,以及更广阔的现在科学所具备的各种特质——这何尝不是一个最好的机会,重塑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呢?

心理学与世俗智慧(俗语)
人们很多时候相信世俗智慧,但是世俗智慧却又是如此地自相矛盾,当“男子汉大丈夫,宁死不屈”和“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出现在同一个场景中的时候,你会选择用哪一个呢?现代心理学一定不是世俗智慧,却有不得不收到很多世俗智慧的影响。

理论的正确理解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
我们首先需要纠正的一个观念性错误就是【假设!=理论】。假设是个人就可以提出,随便提,但是理论是需要相关的实验的证实和与历史上的其他理论对产生联系的——由此看出,理论的门槛更高。那么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是一种理论吗?读完这本书,在我看来不是的。因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注重于解释结果,而针对某种结果回溯童年寻找潜在的诱因,这件事情本身是无法证伪的。而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可证伪,我们提出一个理论,并通过预测设计实验的结果来进行证明或证伪——精神分析的学说不具备这一点。鉴于绝大部分普通民众都只听说过弗洛伊德并且沉浸在其构建的精美的逻辑推演和个例分析的殿堂中,可以想象其对于人们了解真实的现代心理学的破坏力。

本质主义和操作主义
本质主义指对于一个事物的定义需要从其本质开始,比如“地心引力本质上是什么?”这个问题十分难回答,而科学家们也不会将自己拘泥于定义的文字塑造。从这点来说,本质主义对于我们的科学发展并没有什么帮助。

相反,基于操作主义,任何事物的定义都会依据其具体的实验操作给出,并且这个操作是可重复可测量的,任何人或者研究者都可以复制这个定义并且据此进行下一步研究。比如饥饿的定义,没有了解过心理学的人会觉得饥饿就是肚子饿了,殊不知这仅仅是一种主观感受,不具备任何可操作性,但如果把饥饿定义为特定的血糖水平,这个名次就具有了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

见证、个案和常识
永远不要相信见证和个案,只要你理解了“生存者偏差survival bias”,这点就不言自明。对于常识而言,我的建议是,当常识和心理学研究的结果不符是,请相信心理学的研究结果。

神马的故事——比较、控制与操作
神马汉斯是一匹会算数的马,但后来却被发现它的算数能力是他驯马师的头部运动传授的,当出题者自己也不知道题目的答案时,神马的神力就消失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我们发现两个事物存在相关性的时候,一定要多考虑一层,看看在特殊情景下,这个关系还是否存在——比如神马故事中的confounding factor就是驯马师的作弊的头部和汉斯的敏锐观察。在心理学实验中,我们通过比较,控制变量与操作变量来获得可信度很高的因果关系。

进化论与关联性原则
当代社会还有很多人反对进化论,但事实上是,进化论不仅仅是进化论,其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基石,进化论是很多学科研究现象到目前为止最好的解释。这里便体现出了一个正确的理论的关联性原则,其一定不是独善其身的,而是会跟许许多多的衍生研究产生支持与被支持的关系。

聚合性证据原则与科学公式
很多时候人们反对某一项研究成果的结论,都会去挑某一个实验数据的偏差或者错误。作者认为,一个结论的形成不仅仅是依靠某一项或者某个学者的成果,而是众多研究者的众多研究的聚合——就连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实验也被认为具有一定问题,但这就是科学研究的普遍现象,并不会减弱研究的影响力。因此,当众多的科学文献都指向同一个结论的时候,我们应该更有理由忽略各自文章中多多少少有问题的细节。

数学是科学么?
这部分是我自己加的,因为上面的聚合性原则使得我联想到了数学上对于一个猜想或者定理的证伪,这与人们对于心理学研究的挑刺逻辑是相符的。那么现在的问题是,数学是一门科学么?我个人的理解是,数学是人类智慧的伟大结晶,是用来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的工具(一套定义体系),但是它不是一门科学,或者更准确点,不是一门自然科学。从逻辑上来说,数学是不能被证伪的,判断一个数学理论是否正确仅仅需要逻辑推演(参考链接数学是科学吗?)。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套用数学上的证伪逻辑在自然科学包括心理学当中。

1+1>2, 交互作用
作者在书中强调了人们应该认识到交互作用对于事物的影响,而不是仅仅考虑单个因素本身对于结果的影响。

人类认知的阿克琉斯之踵与某某人统计学
人类认识总是希望避免不确定性,趋利避害,所以人们自然而然地对于统计学这种讨论不确定性和概率的学科有所排斥,这便是作者提到的阿克琉斯之踵。某某人统计学类似之前提到的生存者偏差,这个“某某人”并不能成为一个很好地判断群体规律的依据,这只是你身边的人给你创造出来的一个bubble。

重新认知世界:正确的概率思维
“上帝到底掷不掷骰子?”我认为这一点需要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理解。首先从微观层面,上帝是不掷骰子的,我们抛硬币,可以通过速度、角速度、房间气流、地面情况等信息精确计算出来结果会是正面还是反面;但是从宏观层面,我们是无法精确预测上面的各个因素的,因此概率论和统计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世界方法——万物皆可P (probability)。

为了重塑我们从统计学视角对于世界的认识,推荐读者们自行了解贝叶斯定理(结合案例)和birthday problem:如果想要P(一个教室中至少两个同学生日相同)> 0.5,需要最少多少学生?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random number随机数方面,人们总是认为随机数不应该同一个数字反复出现,但在统计学上这是正常现象,作者提到了apple shuffle music功能收到的批评,也是很有意思。

总之,对于这本书我强烈推荐!!

<乡土中国> by 费孝通

CountryChina

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现代社会的阻碍
“大家都是熟人,打个招呼就行了,还用得着多说么?”在乡土社会/礼俗社会里,我们从熟悉获得信任,而法律是无从发生的。乡土社会的信用发生于一种对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相比之下,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的社会,大家都不知道对方的底细,所以要讲个明白,还要白纸黑字,签字画押——这样才发生法律。

文字下乡
很多人觉得乡下人愚是因为读书不多,提出文字下乡来解决这个问题。在作者看来,文字是现代化的工具,但同时文字是间接的说话,而且是个不太完善的工具。对比当代社会看书的群体和看视频的群体,我们便知道人们更倾向于使用什么样的信息交流工具。在乡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是面对面的,更多时候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无言胜似有言”,“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不是传达情意的唯一象征体系。一切文化中不能没有词(引申解释为传承民族和社会历史记忆,并影响人的当前的载体),但不一定有“文字”。所以,提倡文字下乡的人,须先考虑文字和语言的基础,否则多学几个字并不能使乡下人“聪明起来”。

差序格局与团体格局
在差序格局中,“我”一定是处于中心位置的,而“我”的人际关系是如同水波一般,一层层地推出去,不见尽头。因此很多时候,自己人和外人是相对的,可操作的,而规章制度在差序格局中显得更为弱势,比如同村人间买卖的困难和在此之上钱会和集市的诞生(陌生人之间的交易不用顾及情面)。

在团体格局中,人们进入一个团体是因为有着同一种兴趣或者目标,收到团体规则的制约;当一个人不再具有该兴趣或者目标时,就从团体中退出。作者认为西方社会由于历史社会原因,更像是一个团体格局,人们有着各种不同团体中的身份,而削弱了由“我”出发的人情关系。

当然,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并不是非黑即白的,作者在后章也解释了,这两种格局在中外社会中都是共存的,只是孰多孰少的问题,我认为还是客观的。

克己复礼
礼治社会是乡土社会的特色。法治(或者说人依法而治)是现代社会的特色。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教授罗祥提到过,法治是保障人们free from sth而不是free to do sth(保障消极自由而不是积极自由)。因此,法治社会中,人们只要不做违法的事情,就不会收到国家层面的制约和惩罚。

礼治社会中,有很多规矩,它们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对其中的人们产生了影响,告诉你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在古代社会中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对于礼治社会的认识有利于我们让历史照进现实,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代社会中不同观念冲突的起源。

<The Ride of a Lifetime> by Robert Iger (Audible)

rideofalifetime
If you want to know another side of the world behind one of the world's largest creative industry, Disney, then this book is a must-read. It starts from Robert (who'd like to be called Bob) being at Shanghai for Disney's first-ever mainland Disney World with over 10 years of preparation, and he received a phone call about the tragic shooting in Orlando, near Disney site, and then the alligator attack -- all happened during this short 5 day period. As a CEO surrounded by all big press and government figures longing to see a happy opening ceremony, Bob experienced this dilemma that the world doesn't often share the same feeling. And, this is the life of a CEO at Disney.

If you want to find the secret key to be a Fortune 500 CEO, there is none you can find in this book. However, if you'd like to see from an individual perspective, how a man managed to arise from a nobody to the CEO of a century long company, you'll find joy in this book. Bob started his career in ABC from a program supervisor, nearly kicked out by his corrupted boss, to ABC sports and steadily be promoted to VP. Then ABC is bought by a much smaller network company, Capital Cities, with the support from Warren Buffett. Volatile work space scared someone to leave, but Bob stayed. He was then discovered and weighted heavily by Tom and Dan, who co-run the merged company. Bob managed successfully through the following Olympic season and earn his status in the company. Then he was promoted to president of ABC Entertainment in LA, then president of entire ABC network, then happened the Disney acquisition. After a struggling years of working under by-then Disney CEO Michael Eisner, Bob had this one-shot to prove himself in front the board under lots of pressure, both from doubts inside and critics outside -- and he nailed it by bringing a vision into the 'future' to help Disney revive again. And the rest is the modern history.

My take-away from the book:

  1. We need to pursue perfect, not by all means, but simply by refusing to accept mediocre.
  2. It feels like to me that even the eventually successful people don't know how exactly they secured the position -- it might be a result from pure luck with consistent above-average performance. Bob suffered from the tension for months in meetings with Disney board, answering every question, fearing the outside candidates will have a better bargaining chip, and not until the last minute did he received the green light to proceed as the successor of CEO. If he failed to persuade the board or anything else happened, we won't be reading this book.
  3. Promotion is much quicker if your leader is open-minded, accessible and allow you to take risk to make things better. Playing safe is just not the rule for a creative world with fast-changing dynamics.
  4. Running a company as a CEO is all about managing people, putting talents in their right position, and let they follow the core value of the company culture.
  5. Now Bob is nearly 70, and spent half of his life in first TV and then polished Disney brand again by bringing the best animation company Pixar, IP library Marvel and even Star War holder Lucasfilm under Disney's umbrella -- Bob will retire in 2021, and I thank him for taking me to his ride of a life-time.

<刀锋> by 毛姆

TheRazorsEdge

为追求精神上的崇高美好,他们愿抛舍一切钱财和诸多本能的需求。他们特里独行,从不在意这个世界怎么看。他们最终没有成为他人严重眼中的傻子,却成为了传奇。

这句话是本书开篇的第一段。在没有读完本书之前,这段话对我来说就是左眼进右眼出,没有任何意义;在读完本书之后,这段话却对我来说是全书精彩的浓缩。作者毛姆用一个十分独特的第一人称见证者的角度,通过谈话,采访,和亲身经历等形式展现了主人公拉里的传奇的一生。书名“刀锋”意指一把刀的锋刃很不容易越过,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拉里对于内心的平静和充实的探求,充满了艰辛和困惑。为了追求精神上的崇高美好,他不惜舍弃了物欲,色欲和诸多本能的需求。

在作者的第一人称视角中,拉里家境良好,原本是一个开朗、帅气、跟同龄人没有什么两样的年轻人。他喜欢飞行,后来加入了空军参战,在一次战斗中负伤还乡。大家本因为他完好归来而高兴,但却发现他已经不再是人们曾经认识的那个少年了。在作者的笔下,他的眼睛里有一种超出他年龄的平静,对于他的未婚妻来说,他“变得像是阳光一样,想伸手抓住却发现已经从指尖滑落”。书中很大的篇幅都是作者试图去理解拉里的动机,这种动机在之后的篇章中渐渐明晰——拉里看到战友的死去,体会到了人类的“恶”,试图去通过不断地探求抚平内心的波澜。拉里所做的就是有目的地每天大量阅读,到处走访,通过自己的努力追求一种精神上的美好充实。作者跟拉里和拉里身边的亲友,断断续续地来往,从不同人的叙述和经历中组织成了一个战后美国家庭的缩影(插一个题外话,作者写作时本身就正在美国度过自己的70岁生活,1944年)。拉里最终在印度的一次日出中感受到了自己一直以来追求的精神的崇高境界——对于当下生活的热爱和满足。而对于人类的善与恶,他还是没有找到一个完美的答案,但是他选择了一种比神创论更具有解释性的轮回论,即每个人今生所受的苦难都是前世的作恶造成的。善与恶相伴相生,都诞生于混沌,趋向于无限。(因为个人的理解有限,这里我只能凭借自己的想象去尝试理解一些神学和哲学观念)。最后,拉里散尽财产,回到纽约当起了一个出租车司机,继续践行自己的体力工作、游历和持续思考相结合的生活方式。书的最后,作者承认,这也许不是一个完美的结局,但是换个角度想想,书中的所有人物,拉里,伊莎贝尔,苏珊,最终都得到了他们自己想要的结果,这结尾或许并非那么不尽人如意。

回想全书,作者以旁观者的视角,带领战后的迷茫一代和现在的迷茫一代,一起走过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年轻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寻和探索的大半生,也展现了追求那种生活的可能的一种结果和所需的付出(为了追求精神上的崇高美好,他不惜舍弃了物欲,色欲和诸多本能的需求),我本人认为书中最有价值的是两点:

  1. 轮回论是一种对于恶的解释:上帝论里头的原罪是不能够自圆其说的,因为上帝没有必要创造它所厌恶的事物;而轮回论里头说,人们今生的痛苦源于前世的作恶,从而让人们能够更好地去接受和承受这种本体的恶带来的痛苦,因而也能够更容易获得精神的满足。
  2. 拉里的高光时刻:拉里在林中看日出的体会应该也是全书的高光时刻,它展现了一个年轻人顿悟的满足和精神的高度愉悦。“世界上的东西没有什么是常驻的,我们要让什么东西永驻的想法是愚蠢的,可在我们有机会享受一切美好而不去享受,那就更加的愚蠢了......我不可能离开这个世界去归隐,我要生活在这个世界,热爱世界万物,因为他们里面蕴含着无限。”

与君共勉。

<Principles原则> by Ray Dalio

priciples
看这本书只花了我两天时间,不是说我看得快,而是我最终发现它只值得我这么多时间。Ray本人是一个成功的投资人,并且建立了桥水基金这一个成功的公司,并且作为创始人CEO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创意择优”的投资企业文化。原则也是基于他本人的人生观和经营理念撰写的。书中大部分篇幅都是陈述原则和进行argue,冗杂而难以吸收,而精华的部分其实已经体现在本书第一段的Ray的人生经历和附录的对于企业原则的具体实现工具里头了。因此我认为如果按照页数来看的话,本书仅仅值得其1/4的零售价。

本书的很多原则观点都衍生于一些根本性的原则上,我认为掌握了这些根本性原则后,其他的占据绝大多数篇幅的衍生原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1. 保持一个开放的头脑,不要禁锢于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观点中,不断问自己:“我怎么证明这是正确的?”
  2. 创意择优的企业文化 = 极度求真+极度透明+可信度加权
  3. 在‘达到目标’和‘顾及他人’之间,作者以及一些列举的成功人士都会选择前者,因此作者致力于营造一个求真务实而非求和的企业文化(尤其是在不断变化和未知的市场中),员工们需要去深刻剖析和认知自己的缺陷,并且公开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来辅助可信度加权策略
  4. 在人类和计算机之间可以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平衡,利用计算机的绝对理性和超人算力来帮助投资决策
  5. 绝大多数令人恐惧的未知事件都可以在历史中找到相似事件(以史为鉴),因此桥水花了30年构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历史数据库和模型系统,用来评估投资模型。

总结来说,这本书的确完整地体现了Ray的人生观和经营准则,但是这本书提到的企业原则(投资领域)并不完全适用于所有事业,并且对于其刻意降低感性、提高理性的原则的机械推广也可能造成未来更大的社会影响——毕竟人性的确有很多弱点,比如情绪和感性,在现代企业机器中确实不需要它们,但是这才是我们身为人的与生俱来的能力与恩赐。因此,我觉得这本书的“原则”书名(倾向于泛指普适原则)有所夸大其词。

<中国社会调查研究-第一期> by 佐伊23

文章地址:点击链接

中国当前的识字率远高于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历史唯物主义(不论怎么阉割)的普及度远高于当前任何一个国家,而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程度又是如此地高。这导致了这样一个现象:被资本压迫而自发思考未来、寻找出路的先进劳动者,首先抓的工具就是马克思主义......这个趋势目前来看有如下特点:(1)虽然这些人在劳动者中占比非常小,但是绝对数量并不小,并且越来越多。(2)这些人主要以青年脑力无产者为主。(3)对毛主席的崇敬,以及对毛主席著作的自发学习,构成了很多人思想转变的桥梁。

作为学习了社会主义,又在资本主义世界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人,我时常询问自己,对中国社会的了解是否全面而深刻,两种不同意识形态发展到现在,给深处其中的人民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又可能对他们的未来和后代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带着这一系列问题,我先通过《乡土中国》这本书了解了中国社会的从历史中带来的乡土基质,现在的这篇文章似乎能带我深入了解一下当代的中国社会和其中较为典型的几类群体。佐伊通过阶层调研志愿者的招募,以访谈为主要形式,对象覆盖工业区无产者、中小企业脑力无产者、垄断企业脑力无产者、其他劳动者以及某些小资群体(具体见知乎链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中国当代社会的拼图。这份调查研究的优势在于及时而真实,不受到官方途径的制约;但同时我们要意识到民间调查的偏差和局限性,带着参考的心态去阅读。

截取部分内容仅供参考:

  1. 很多没有进过深入调查研究的朋友,经常想当然的觉得越苦的工人越容易组织起来,这看似成立的逻辑往往与现实不符。本文作者通过调研明确指出,具有一定技术竞争力的工人(因此往往也不是最苦的)更容易组织起来。
  2.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公司方面对于这样的情况虽然严防死守,但也抵不住巨大利益的驱动,于是所谓腐败与经济犯罪层出不穷、屡禁不止。但谈回“公”与“私”,公司之“公”岂不也是公司董事会、一众高层之“私”吗,这样的腐败问题究其本质不过是资产阶级内部的分赃不均罢了。一切新增价值归根结底来自于工人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以公司为形式的资本主义生产与分配其实都是一种更加隐蔽且被合法化的面向工人阶级的偷盗。
  3. 面对这样一些不公平的待遇,不同工人的反应程度不同,有些拿出玩命的姿态拒不服从还表示“下班路上你给老子小心点儿的”往往就不再那么多被针对,而那些逆来顺受的听话工人却往往在这种处境中越陷越深,似乎主管已经拿准了你不敢吱声不敢反抗才会这样挑软柿子捏。
  4. 服务业员工被成功学洗脑,被鸡汤文荼毒,被消费主义束缚,比制造业工人的意识更差一些,组织性更弱一些,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这类公司员工的阶级意识的觉醒往往会更晚一些。

    早上八点半到公司开早会,会上领导对昨天的工作进行奖惩。奖惩简单粗暴,完成任务的直接给钱,没有完成任务的挨批挨吊,甚至还有体罚,比如男生做俯卧撑,女生做上下蹲。体罚完后,组长例行给大家打鸡血,灌鸡汤。这种东西,最初两次还有些新鲜感,后来除了恶心,实在剩不下什么......这样的小公司在中国大量存在,他们很多游走在灰色地带,穿梭于法律边缘,他们不仅剥削员工的权益,而且也存在欺诈客户的现象。公司给我们灌输狼性文化、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导致员工为了做业绩不择手段丧失道德感,在普遍竞争中也丧失了权益意识,在发家致富的幻想中变得麻木,在享乐主义的气氛中弄得身无分文,最终的结果就是员工更加依附公司。

  5. 我体会最大的就是在社会上翻身很难,你所有的努力创造的价值,大部分被资本家拿去了,你越努力,资本家越富有,但是生活逼迫着你必须努力,不然你就没有收入,没办法正常的生活。也就是说,工作上的努力,只是让你解决温饱问题,却改变不了命运。
  6. 有一种生产方式为迭代。迭代的意思是对游戏中原有的内容进行修改,用新的内容替代旧的内容。由于负责人与各个部门令人绝望的沟通效率与水平,迭代类的生产方式经常出现,并且会出现单个内容短时间内多次不间断连续迭代的情况。这让大部分员工都对迭代深恶痛绝。
  7. 从Z公司策划组生产过程而言,在资本主义与绩点化管理下,劳动变成了一种惩罚与折磨,而非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样的,在资本主义体制下,类似游戏、影视等文创类工作也很难调动劳动者的创作欲望与主观能动性。管理者更多的将员工视作工具与机器,让其重复进行机械化劳动并漠视员工的意见。

    这次斗争中,积极分子先是私下建立QQ或微信群串联,其后集体与老板对峙,用集体辞职为筹码与公司谈判。然而,公司高层通过“在谈判上与员工挨个单独谈判,挽留优待高价值员工,集中清理闹事的积极分子,分化瓦解斗争员工“的方式瓦解了斗争。参加斗争的多是基层员工,而前述核心员工参与不多,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中间派不愿意与普通员工团结,间接导致了维权斗争被分化瓦解。

  8. 工会:不存在的。有问题就和上级协商,实在无法解决就走劳动仲裁,或者辞职后在网上曝光。
  9. 只有充分理解并认识到传统体力无产阶级(如产业工人、服务业工人等)在劳资斗争中的先进性、坚决性,在口头和行动上支持、帮助乃至融入到体力无产者的斗争中去,只有这个时候,才能真正地表明自己和无产阶级的利益是一致的。过去,资产阶级总是想方设法地试图在我们之间制造割裂和隔阂,而拨开这一层虚幻的意识形态迷雾,正是如今这个时代的我们首要的任务,也是劳动者之间走向普遍团结的开始。

    正是我们基层劳动者的辛勤和汗水,才养活了他们庞大的企业帝国和这个社会的运转;而要不是他们完完全全地垄断了土地、机器、原材料等生产资料,我们又除了劳动力之外别无他物可以出卖,又有谁会心甘情愿地为他们卖命呢?

  10. 垄断国有资本,提供给员工比私企更好的待遇和福利,但员工仍然改变不了雇佣劳动者的命运。他们在企业中并不享有主人翁的地位,他们在权益被侵犯时往往只能忍气吞声,显然,这样的国企仍然是资本式的国企。

    我曾在参加工作日区县公司组织的营销活动后自行申请加班费,但县公司领导没有予以批准。我后来还被综合部邀请谈心谈话,内容大约是:工作日没有申请加班费这种说法、员工应当一起努力为公司提高绩效、加班完成工作是很正常的积极上进的表现等,加班费也不了了之......由于有员工离职率的考核,公司领导一般不愿意员工离职。在员工提出离职后,领导会百般挽留、能拖就拖,并会提出尽可能满足员工的需求。若员工去意已决,公司也会依照规定办理离职手续。

  11. 工会在员工中几乎没有存在感,只会在过节时发些福利时出现。员工平时在与公司出现矛盾时不够团结,且法律意识淡薄,遇到不满往往选择忍气吞声。仅有少数区县公司的基层工作人员会将不满表达出来。但他们不是通过工会等官方渠道反映,而是采取指桑骂槐、消极怠工等方式斗争。
  12. 其他滴滴师傅也表示,在这样的大城市,一小时也就能跑40多元的流水,一天11小时下来能跑到四五百块(加上休息,实际的出车时间超过13小时),一个月能跑1.2-1.5w左右的毛收入,扣除成本后,大致收入区间也就在8k上下波动。

    乔师傅补充说,“跑滴滴没有前途。你开车,开两年和二十年没有区别,没有任何技术含量,没有提高。你赚一天就是一天,没有任何前途。我想要做一个有技术含量的职业。我以前学计算机的,但我年龄大了(1992年的),也不能入行程序员。程序员生命周期很短,现在入行做几年就会被解雇。我现在每天开车都在想下一步的事情,想明天的计划。 ”然而,乔师傅似乎也不清楚未来能做什么。

  13. 有些家庭可能会因为有了生产资料而不屑于做题这种晋升渠道,如那位学校的风云人物就是走的体育生这条晋升通道,但大部分的富人家庭还是会以优渥的条件来支持孩子的读书。
  14. 事实上,即使在资本家失去生产资料以后,也还存在着“人脉”这种资源。

    在这个圈子里,“人脉”某种程度上甚至比生产资料本身更加重要,也因此,资本家或许会掉落阶级,但也有机会重新回去;同时,我以前的同学也有试着拉我一起创业(也就是之前说的小聚会),从这也可以看出资产阶级的“团结”。

  15. 阶级才是人的第一属性,民族不是......毛主席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延伸,成为毛主义者首先要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如果割裂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就会陷入“读毛选学创业”的庸俗主义怪圈。

    毛主席不是神,他对时局所做的分析和判断,无不来自于他在湖南地区深入的考察和对马列主义辩证思维的深刻理解。只读毛选而不读马列,就理解不了毛主席思想的来源和灵魂,就不可避免地走上了用神秘主义去分析毛主席的邪路。

<潜规则> <血酬定律><我想重新解释历史>by 吴思

hiddenrules

这三本书放在一起看确实效果拔群。潜规则+血酬定律由浅入深,为我们揭示了历史上的潜规则的现象描述和深层次的原因解读,揭示了役吏的合法伤害权对底层没有相应的对抗力量的民众造成的伤害的经济学/博弈论原因。明朝的海瑞能够被世人称颂,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这种凭良心办事,奉公执法,拒绝潜规则的人实在是太少了(不足3%),其他绝大部分人都会或多或少地被裹挟在官僚阶级的潜规则中。就如张居正所说,他贿赂役吏不是期望得到什么好处,而是希望他们不会害自己(合法伤害权)。

作者提出的潜规则有这么几个特性:

  1. 潜:不是明规则,不存在于白纸黑字的规章制度中(不被统治阶级所认可)
  2. 规则:是一套实际行事过程中所遵循的规则,违反该规则的人(不论是平民还是清官)会收到一定程度的阻力甚至惩罚

作者通过几篇详实的课题分析,组合成了潜规则的一个历史概貌,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都是明令反对潜规则的(以明朝朱元璋为甚),因为站在统治者的角度,为了朝代长治久安,潜规则是对于统治不利的;随着朝代发展,明规则上对于官僚集团经济学上的不合理(报酬太少)演变成为了潜规则,并且一路辐射到最底层的农民和商户,比如税外税,苛捐杂税;当对于底层的压迫超过了人们做能承受的限度,威胁到了生存空间,也距离改朝换代不远了。帝制朝代下,历史就如此循环,年复一年。

血酬定律是对潜规则的一种经济学上更深剖析,所谓血酬就是通过暴力手段,用生命代价换来的收益。当血酬大于成本的时候,暴力掠夺发生,而暴力掠夺不创造财富。在血酬定律之外还有一种元规则,也就是规则之外的规则:暴力最强者说了算。作者在这本书中不仅讨论了官,还讨论了民、农工商生产集团,还有贼(地霸,白员等),并进一步演算了生命与生存资源的换算。最发人深省的是作者对于生命的价值的估算:生命的无价是主观上的判断,而对于其他人来说,生命的价值高低有很多办法去估算,比如古代对于不同阶层的赔偿金差异,因此作者的血酬定律拥有了经济学上的讨论空间。

最后一本访谈录虽然不成结构,但是通过速读其中的访谈细节,可以让我们把作者前两本书甚至写书之前的心路历程了解地更加清晰。作者是经历过新中国大寨时期的人,深知公田和私田对于劳动者积极性的差异,也见过将定点定价化肥流入市场牟利的官员和“学习班”等现象,并且有幸从历史中找到了参考。历史一直都在,重点是我们如何去解释它,而作者为我们从经济学和博弈论的角度,体现了很少被人明确分析但却又无处不在的潜规则。

读三部曲的过程中,我一度觉得十分沮丧和阴暗,因为自古以来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都没有获得很好的解决,似乎是一个死结,但是读到最后一本,作者提出的方案又让我看到了希望。

“消除潜规则很容易,有独立的司法、开放的传媒和专职的人大代表就可以。”

作者在血酬定律的尾部还讨论了一下“被选中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比如这种理论中所隐藏的对于当时中国人民来说更富于诱惑力的利益分配方案,我也觉得值得一读。在“解释历史得从单细胞生命出发”中,作者也分析了为何自己的理论在西方社会中显得多余,并不是说西方社会就没有暴力,而是由于资产阶级作为生产集团的指挥者,可以决定上层建筑,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直接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这个唯物史观层面来解释就足够了。

“世界观重建”,这是作者十多年在个人阅读的一个模模糊糊的主题,也是那个时代过来的人或多或少的一个困惑,对于20多岁的我们来说,能够跟着作者的思路穿越历史的长河,在广泛阅读的过程中一点点重塑自己的世界观,我认为也是非常必要的。

<Justice公正> by 迈克尔·桑德尔

作为Harvard历史上累计听课人数最多的公开课,迈克尔带领我们进入关于正义的一场思辨之旅。
【待续】

<The Real-life MBA 商业的本质> by Jack Welch & Suzy Welch

协同力——使命与行动

CEO=chief explanation officer

最好的使命陈述:目标远大、鼓舞人心、切合实际

<身边的金钱心理学> by 周欣悦

psychofmoneyineverydaylife

金钱是我们每个人都躲不过的,很多人会认为,金钱是万恶之源,但其实原话是这样说的:

对金钱的爱是万恶之源

很多坏事,本来是人做的,人们确认为是钱的问题。这本书通过集合众多心理学的试验和文献,向我们证明了这点(建议同《这就是心理学》一起享用,加深理解)。另外,富人会不会比穷人更小气?什么是口红经济?户口的经济价值是多少?距离会影响你对钱的价值判断么?一系列身边的跟金钱或者经济有关的问题,都可以在本书引用的众多当代心理学研究中找到佐证,并且周欣悦教授还十分贴心地附上了所有参考文献,我们也可以很方便地拜读心理学大牛们的paper。

正确地认识金钱,甚至更深刻的,认识你自己,是我们每个人或早或晚都将走过的一条路,这本书帮助我更好地认识了金钱对人类心理的影响,也因此希望自己未来能够更合理地支配金钱,所谓你不理(认知)财,财不理你。希望这本书也能同样帮助你。

<沉默的大多数> by 王小波

silentmajority
这本书可以说是我第一次认认真真完完整整阅读的杂文集。所谓杂文,在王小波自己看来,就是说理,跟小说这种追求一个虚构世界中的完美和优雅不同(见“我对小说的看法”章节),杂文更多地是对现实生活的讨论和总结。在这本书中,王小波毫不掩饰自己对于罗素和杜拉斯的热爱,也毫不避讳自己对于辜鸿铭、孟子等人的反对。通过这篇杂文集,我管中窥豹般地一见经历过文革,考入大学,赴美留学再回国的一位知识分子对于社会、生活和文化各个方面的思考。我个人认为,在所有品质中,最难得地是勇敢,谢谢作者能够勇敢地观察,勇敢地思考并勇敢地将思想化为文字,教给我们了深刻的一课。最后引一句罗素先生的话:

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附上个人比较喜欢和印象深刻的章节

  • 沉默的大多数
  • 理想国与哲人王
  • 我看国学
  • 关于格调
  • 关于崇高
  • 荷兰牧场与父老相亲
  • 洋鬼子与辜鸿铭
  • 盖茨的紧身衣
  • 君子的尊严

<故土的陌生人> by 阿莉·拉塞尔·霍赫希尔德

stragersinownland
这本书写作和出版期间正式Trump竞选和当选总统的那段时间,也许很多支持民主党的人都无法理解为何有那么多的共和党的狂热支持者——本书的作者就通过实地走访路易斯安娜州的居民和选民,进行深入剖析,来体现保守派支持者们的内心世界。按照作者的话来说,这叫“翻越同理心之墙”。

书中含有很多细节的描写和对于被采访者人物和生平的描述,初看觉得太过琐碎,读到后面这些零零碎碎的片段渐渐地构成了一副路易斯安娜州茶党支持者们的画像:税收,就业,政府,社群,等等这些关键词构成了我们翻越同理心之墙的梯子,从情感方面分析了为何他们会支持大企业(很多石油企业)入驻,即使这些企业最后将他们从小长大的环境弄得一团糟。读完这本书后我大概能够在脑海中构建出一副保守派的生活图景出来,如果我生活生长在跟他们一样的环境中,我大概也会收到很深的影响吧。

<细节如何轻松影响他人> by 史蒂夫·马丁

detailinfluence

当你打算影响他人行为的时候,最微小的做法改变,往往能取得最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
Social Proof社会认同原理。动机:1. 尽可能高效率地做出正确决定 2. 获得他人的认同 3. 用积极正面的角度看待自我

如何使用说服力工具?
有些影响力组合可以起到叠加效果,但是还有一些情况他们不但会相互抵消,还会产生相反效果。策略使用得越多,意图就越明显,那种不显山露水的微妙感觉就没有了。想把几个策略一起使用的时候,请确保他们的心理动机是相容的!

观点
1. 让人们做出决定的并不是信息本身,而是这些信息呈现的背景或者情景——摆事实、讲道理的说服方式经常失败。
2. 如果你想让目标客户做某件事,那就简明而诚实地指出,大多数跟他们很类似的人已经在这样做了。
3. 当受试者做出独立的判断,违背了群体的意见之后,大脑中与情绪处理有关的区域被激活了,这说明我们付出了情感成本。(P13)
4. 人们总是很愿意与自己所属或者想要进入的群体保持一致,同时他们也希望与那种不愿与之扯上关系的群体区别开(P15)——因此企业在开发新客户群体时,一定要避免新客户群出现之后,现有客户群体为了把自己区别开而不再继续使用。
5. 如果你想影响他人的行为,那么就从违背他心目中的社会规范的角度去遣词造句,收效比顺应的角度更见效。(P21)E.g. 受试者越是认为健康生活方式常见,就越容易受到“负面特质与不健康生活方式关系”的影响;而受试者越是认为不常见,就越容易受到“积极正向特质与健康生活的关系”的影响。——劝说他人的措辞应该先考虑一下受众对于社会规范的认知状况,然后把某种特质与违背该规范的人关联起来。
6. 看似微小的,违背社会规范的行为确实会对环境中的其他行为造成影响——因此政策制定者和相关商业机构运用一些微小的改变,就可以得到显著的收获。而改变人们所处的环境往往比改变他们的想法容易得多,效果更好。实际上,最强有力的背景环境是让人们清楚看到其他人都在遵守规范。
7. 任何说服策略中都有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就是吸引对方的注意力,清楚而多次提到对方的名字是一个很有道理的做法。(有趣的是,全名不如不加姓氏的来的有效果)比如推广新药Painaway的初期,拜访Painton医生必定是一个精明的做法。
8. 当你需要鼓励大家联手合作的时候,应该把重点放在他们的共同身份上——多花点时间关注成员们的共同点,寻找一些非比寻常的共同点,在关系的早期,不但可以增加新人融入感,还可以塑造“我们跟别人不一样”的独特感。
9. 偶尔邀请一个对客户没有那么了解的同事参与会议,有可能会发掘出一些巨大的新机会,因为同事可能会问出一些崭新的问题,而经验丰富的经理人出于信誉度不方便提问。
10. 任何一个想劝说他人做出多重并相互关联的行为改变的人,可以1. 确保最初承诺是具体明确的 2. 确保在实践该承诺的环境中,放置一个“提示”,用于引发一些与承诺相关,符合期望的行为——这额外的一步是十分重要的。(P60)
11. 如果有人能提醒员工,他们的工作是多么重要,他们可能就会更有干劲,变得更有生产力。(提升效果,还无需成本)(P69)

  1. 小数字假说:无论是想提高客户忠诚度还是激励他人,应该在早期时候把他们的注意力放在已经取得的少量进展上,而不是盯着尚未完成的较大数字。即盯着小数字可以唤起人们尽可能高效做事的欲望。一旦进程过半,应当将反馈聚焦到剩余的少量任务上。

  2. 提高客户忠诚度:尽管人们都说更喜欢灵活性,但严格的规定反而能在极大程度上帮助实现目标。(如果给予较大灵活性,一旦开始追逐目标,有灵活行动权的人完成目标的可能性反而不如没有灵活性的)。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人们不愿意自己做决策,即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限制选择的个数,更有可能达到目标。
    具体实施:当选择相对简单,完成任务动力足的任务时,可以给予人们更多灵活性;对于那些需要人们做出较为困难的改变,或者动力较低时,严格的顺序和结构更有帮助。

  3. 同一样东西,人们对失去它的担忧胜过对得到它的渴望。把奖励分为不同的类别,就能提高人们获取奖励的积极性——哪怕这个分类毫无意义。

  4. 记录自己和他人的错误:伟大成功的基石一般都是无数个精心设计,相互交织的因素构成的,但一个错误——任何一种——就可以把一切摧垮。因此不但要做一份"蠢事清单",把自己和他人犯过的商业错误记录下来,还要做重要决策之前,重新看一遍。(与正面信息相比,人们更容易注意到负面信息,也更有可能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或者运用这些信息。

  5. 错误管理Error Management:如果把资源用于追求完美的乌托邦式目标,工作效率必然会降低,成本也高昂很多,倒不如把资源用于"迅速解决问题、纠正错误",获得更高的客户满意度。正是对于错误的独特又量身定制的反应,让受众获得了一种收到个性化礼物或定制式服务的体验,反而能让犯错误的人获得更大的影响力。

  6. 邮件里的人情味:把笑声作为策略,知道对方是个有血有肉的人,就能在谈判双方之间营造信任和和睦的氛围,以此取得更好的效果。

  7. Peak-end Effect: 如果想跟他人建立更加亲密的合作关系,尤其应该做的是做一些小小的改变,把巅峰时刻的体验尽量放大,并且把结尾时候的事情认真做好。

事实
1. 每一次飓风灾害之后,名字首字母与飓风名字相同的人,捐款率都比其他人大的多——人们非常重视自己的名字(The Cocktail Party Phenomenon)
2. 有证据显示,我们认识某人的时间越长,就越不容易猜出他们的喜好。
3. “请求口头承诺”这么一个小的改变就能够非常明显地遏制海滩上的盗窃行为。
4. “心安理得效应”:采取了一个积极行为之后,人就会心安理得地松懈下来,不再去做另一个积极行为。(P63)回收设施的出现导致人们用掉了更多的纸张。

  1. 当天就评论:如果发表正面评论的人指出,这篇评论写的就是当天的体验,人们就会认为这条积极正面的评价与负面评论同样有价值。

<低增长社会> by 大前研一

lowgrowthsociety
关键词
国家主义与反全球主义势力
欧盟27国
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共和国
ASEAN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东南亚国家联盟
流动资本/过剩资本:为了寻找能够获得高额回报的投资机会而不断在全世界流动的资本
民粹主义:反对精英主义和贵族政治,重视普通民众的愿望和诉求的政治思想,政治体制
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Plug-in:取其精华,为己所用

观点

  1. 稳定的国家和地区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是不存在的。(P7)
  2. 全球最优模式:企业能够在价格最低品质最好的国家采购原材料,在劳动力成本最低的地区进行生产和加工,在商品价格最高的市场进行销售的经营模式。(P26)
  3. 只有国民智慧才能守护民主主义,想避免出现众愚政治,关键在于让国民从me first的思想中摆脱,从整个国家的角度进行判断。(P33)
  4. 15年增长战略(里根、撒切尔):推行增长战略 -- 废除一切规制 -- 受规制保护的弱小产业产生大量失业者 -- 规制废除而成长起来的领域会带来大量岗位。(P31)
  5. G0时代(911之后),世界没有核心,滋生出国家主义和反全球主义
  6. 希腊的阿莱克斯·齐普拉斯,堪称民粹主义者的始祖
  7. 我给中小型企业和初创企业的建议是,充分利用众包,众筹以及云计算,从小规模的新事业做起。模仿硅谷企业,不要只招年轻人,将40-50岁的人也加入到团队中。
  8. 年轻人在超级通货膨胀时代需要锻炼“创造价值”的能力——对个人能力的投资必不可少。并且不要太相信别人包括新闻媒体的话,因为很多人所说的话都没有摆脱常识的束缚。

事实
IT泡沫(95-00)

<亚洲教父> by 乔·史塔威尔

asiangodfather

观点

  • 亚洲教父利用政治的无效率获取利益
  • 在决定社会繁荣与否时,体制远比人重要得多
  • 教父更多的是增长的受益人,而非增长的驱动者
  • 教父的生意更多是依赖政府的特别人情,而不是有竞争力的专业化